Year 2025 - Surviving and thriving in challenging time 砥礪而立,逆勢奮進

15 2024 年刊與 2025 展望 YEARBOOK 2024 & PROSPECT 2025 專題探討 FEATURE 香港保監局 2025 年相關的三個新政策 李冠群先生 香港保險中介人商會顧問 保險業監管局專家顧問小組成員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上訴委員會 - 備選委員小組委員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保險行業小組委員 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CAGA)副主席兼 CAGA 保險行業委員會主席 香港經濟智庫(HKEC)副主席 香港保險業是亞洲最具活力的市場之一,根據 香港保監局統計,截止 2023 年保險業的總保費 收入達到 5380 億港元,香港保險密度排名全亞 洲第一。保險業提供了超過 10 多萬就業機會, 並且在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方面發揮著重要 作用。 2025 年香港的保險業正站在時代的十字路口, 既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也面臨著諸多 嚴峻挑戰。本文旨在剖析香港保監局提出理順 行業的新方案及筆者建議。 1. 調整儲蓄分紅險預期回報率 擬在 2025 年,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對分紅儲蓄險 實施預期回報率「窗口指導利率」政策,將美 元及港元保單的指引利率上限分別設定為 6.5% 和 6%。這一舉措旨在緩解香港分紅險市場的內 卷現象,減輕保險公司達成預期分紅的壓力, 同時也助力保險公司更好地應對全球經濟和政 治因素帶來的投資挑戰。 筆者認為,該監管創新通過建立標準化收益展 示框架,有效提升產品資訊透明度,使消費者 更清晰認知「預期回報率」的動態屬性——既 可能隨市場環境突破指導利率上限,亦存在低 於基準水準的風險敞口。值得關注的是,在分 紅型保險產品逐步趨向同質化的發展趨勢下, 該政策實質上倒逼從業人員專業能力升級。未 來保險從業者需在標準化的產品說明書之外, 強化財務規劃、風險適配及資產配置等專業服 務能力,以此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 保險公司極需要在產品回報率以外提供更多的 附加價值的服務,筆者相信隨著人口老化及公 民國際化趨勢,保險信託化的服務趨勢會越來 越明顯。這種監管引導與市場演進的雙向互動, 或將重塑香港保險服務業新格局。 2. 完善公開保險實現率 同時,香港保險業監管機構亦準備強化分紅險 及萬能壽險產品資訊披露要求,透過保監局資 料,新規明確要求保險公司須對 2010 年後簽發 且報告期內仍存續的保單,持續披露紅利實現 率與歷史派息率數據。監管升級體現在三大維 度:一是追溯期由短期擴展至長期,強制要求 至少披露 20-30 年曆史數據;二是穿透產品迭 代週期,杜絕通過年度升級保單版本規避歷史 數據披露的行為;三是建立全生命週期披露機 制,只要保單處於生效狀態即需履行披露義務。 此項改革實質上構建了跨經濟週期的資訊披露 框架。對於長期依賴分紅險作為主力產品的保 險機構,需直接面對歷史業績的透明化呈現—— 既可能形成品牌信任溢價,亦可能暴露差損風 險。值得關注的是,該政策客觀上推動行業產 品結構轉型,倒逼保險機構在維持投資型產品 競爭力的同時,加速開發重疾險、醫療險等保 障型產品,回歸保險風險轉移的本質功能。 從行業生態演變視角,資訊披露的規範化將重 構市場競爭維度:一方面,投保人可基於跨機 構、跨週期的可比數據進行理性決策;另一方 面,從業人員的專業價值定位需從產品銷售向

RkJQdWJsaXNoZXIy NjM5Mz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