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25 - Surviving and thriving in challenging time 砥礪而立,逆勢奮進
16 2024 年刊與 2025 展望 YEARBOOK 2024 & PROSPECT 2025 專題探討 FEATURE 綜合風險管理升級。監管部門通過強化產品透 明度與服務品質雙重標準,系統性地推進香港 保險業從「收益率導向」向「專業服務驅動」 轉型,這既是鞏固其全球風險管理中心地位的 戰略舉措,亦是應對國際監管趨同化的必然選 擇。 筆者相信,對現時保險公司過度依賴分紅保單 產品的經營模式,實非好現象。從古至今,保 險產品的本質屬性在於長期風險保障,從業人 員亦應引導客戶從長遠看保障及回報。在繼續 優化投資型產品的同時,行業亦需加強重大疾 病、醫療保障等非投資型產品的開發力度。作 為從業人員而言,這要求我們不僅要提升專業 銷售能力,更要構建涵蓋健康管理、風險防範 等領域的綜合服務能力。其實顧問亦應向客戶 增強有關重疾、人壽醫療的保障,這也是一個 大趨勢,亦是保險的真正意義。所以,業界及 保險公司,應該更加看重未來有關全面保障型 產品的系統化培訓與市場推廣,這將成為增強 鞏固香港金融保險中心地位的重要支撐。 值得關注的是,由於各保險公司分紅結構存在 顯著差異,如何建立公平有效的回報披露機制, 需要保監局在實施層面進行深入研究。 3. 限制中介人首年傭金 香港保險業監管局擬推行中介人傭金制度改革, 從保監局文件顯示,計畫在未來實施首年傭金 攤分機制,通過平滑傭金支付週期降低銷售誤 導動機,構建更為規範的保險銷售生態體系。 此項改革旨在打破現行「首年高傭」激勵機制 與銷售亂象之間的傳導鏈條,為消費者創造更 客觀透明的投保決策環境。 針對該政策的實施效果,業界存在多維度的辯 證思考。從監管邏輯而言,傭金調整確實可部 分緩解因內地投保需求激增衍生的跨境銷售亂 象:包括無牌中介非法展業、第三方機構違規 返傭等套利行為。但需注意的是,現行傭金制 度已穩定運行逾半個世紀,其系統性缺陷並非 當前問題的核心癥結。真正需要警惕的是監管 套利空間催生的寄生性產業鏈——大量未持牌 中介通過「介紹費」等灰色管道侵蝕行業專業 價值,這種現象實質暴露出現行的跨境監管協 作機制與中介准入體系存在結構性漏洞。所以, 執法當局或監管當局要加強對該現象的打擊, 強化源頭治理,而非採取一刀切的行業性限制 措施。 筆者亦有以下建議。第一,應該加強監管第三 方保險介紹人的資格要求,穩固香港保險行業 的專業地位性。現時,許多第三方介紹人或公 司在內地進行直接銷售,嚴重影響香港行業正 規發展及專業型象。值得注意的是,香港許多 保險公司對內部銷售團隊及顧問有著嚴格的介 紹人規定,或個別公司更明令禁止此等行為。 由於人壽保險產品需要銷售員長時間服務,所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jM5MzUw